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1。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和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本课时包括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运算,这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这对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的算理及算法已有认识,并能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学生的起点,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算本课所学的内容,但却对算理和算法的具体含义及表述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
3.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想:
1.力求每一个活动都具有其明确的目的性。
本节课,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发现知识的真谛。用丰富的活动去激发他们参与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在教学中,教师既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在与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数的组成
导入:我们天天与数字打交道,看看这些老朋友,你知道它的组成吗?
80里面有()个十。
80里面有()个二十。
120里面有()个三十。
200里面有()个十。
2.创设情境,复习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小明存了40元硬币,想去买东西,但带着不方便,于是跟妈妈换纸币,可以换成哪些面值的纸币?
预设:2元、5元、10元、20元
如果都换成5元的纸币,可以换多少张?
如果都换成2元、10元、20元的纸币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兑换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1.出示:书包40元笔8元文具盒20元格尺4元
老师一共有80元。
2.提数学问题,并列示。
80÷8= 80÷20=
80÷4= 80÷40=
3.观察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板书课题。
5.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预设:
(1)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
(2)8个十里面有4个2个十,所以80÷20=4.
(3)因为4乘20等于80,所以80÷20=4……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以此展开教学,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6.小反馈
80÷40= 60÷30= 90÷30= 40÷20=
活动二:探究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
情境:老师现在有160元钱,可以买几个书包?
方式:独立解决,汇报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对于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学生会很轻松的掌握,因此,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解决。】
活动三:估算
60÷20= 120÷40= 420÷60=
62÷20≈ 123÷40≈ 421÷60≈
60 ÷18≈ 120÷38≈ 420÷63≈
方式:独立解决,总结估算方法。
三、多层训练,巩固练习
1.请你当小老师
300÷50=60(为什么错?)
600÷20=3(为什么错?)
349÷50=7(怎样改正?)
2.口算挑战赛:每组派1人点将(在其他组里指名1人),各出题考对方,答对又难倒对方者得红旗2面。(可多进行几轮)
3.拓展练习:
在横线上添0使算式成立
8_÷4_=2 3_÷5_=6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有针对性,与本节课主题密切相关。】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80÷20=4
(1)20×4=80(2)8÷2=4
所以80÷20=4所以80÷20=4
83÷20≈4
83≈80 80÷20=4
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学习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身边的学习素材,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 ……此处隐藏19376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把解题思路的整理和归纳,向学生渗透什么是假设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6、师:现在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你们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7、板书:
假设笼子里全部是兔总腿数:8×4=32(条)脚
比实际腿数多32-26=6(条)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脚
鸡的只数6÷2=3(只)
兔的只数8-3=5(只)
答:笼子兔有5只,鸡有3只。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利用假设法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与巩固对假设法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同一道题用同一种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8、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对比列表发法和假设法,你们觉得更喜欢哪种方法呢?(得出假设法更具一般性,列表发有局限性)
活动3【活动】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师:现在你有信心解决《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解题?(课件出示题目)
2、自己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幻灯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师:我们的鸡兔同笼问题不仅在《孙子算经》中出现,也曾远渡重洋,传播到了日本,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流传甚广的龟鹤问题出示课件,它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并让生说说思路。
2、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师:生活中随处可见鸡兔同笼问题,看看这道题又和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呢?他们不同之处在哪?
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分析,解答,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拓展延伸
我们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决的吗?
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古人的聪明,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现在的解题方法与古人创造的“抬腿法”相比较,引导学生对祖先赞美,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你能尝试着编一道吗?
活动5【作业】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跨越了1500多年的历史,既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数学趣题,又解决了咱们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方程的方法。
教师:对,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其他方法。今天数学作业是自己编一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示课件)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大胆猜想,那么数学将会变得很美丽,你也会因思考而变得更有智慧。(出示课件)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及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是合作学习还是独立学习及选择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第一层次
谈话:梅峰小学下个月要参加一次鼓号比赛,她们最近一直在坚持训练,很想在这次鼓号比赛中获胜,但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请大家一起帮忙出出主意,想一想她们该为这次鼓号比赛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获胜呢
承接:刚才有同学提到要统一服装,这个主意不错,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提问:梅峰小学准备给鼓号队统一购买服装,购买服装时又要考虑什么问题呢这些信息你看得懂吗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如果你是鼓号队员,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鼓号服呢为什么
第二层次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会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合适的服装.那怎样才能知道梅峰小学鼓号队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呢
这是鼓号队员的身高(出示学校鼓号队员身高表格),这1号队员,他又应该选择哪一套服装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呢那2号队员呢3号呢4号呢
追问:我们要把鼓号队员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3段)是哪三段呢
(设计意图: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不知不觉融于情境当中,参与观察,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统计方法
探究: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请同学们小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中.最后,根据记录单,完成统计表.当然,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一位同学来报身高,再安排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最后,要对记录和整理的过程进行检验.
(学生同桌合作进行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来交流一下
谈话:合计是多少人呢那么这个合计40人是怎么来的呢合计中的40和我们原始数据中的人数一样吗
合计还能对我们统计出来的每一段的人数进行检验.当然,我们还要及时地把这张统计表的日期填好.
追问:我们已经完成了鼓号队员身高情况的统计表,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念和行为上进行了角色的转变,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多种整理方法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策略的多样性,真正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三,回顾交流,总结统计感受.
回顾: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板书: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填统计表,分析结果)
小结:其实像这样根据身高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的方法我们叫做分段整理数据,(同时板书课题:分段整理数据)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