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7 11:37:37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

3、在探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课前修改:

教学过程:

一、平移现象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二、判断平移

1、(1)题学生先观察数红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2)题安排两个环节。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三、平移图形

1、让学生在书中岸(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重点交流画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集体交流。

练一练

1、给学生充分的作图时间,师巡视辅导后进。

2、有余力学生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 彩纸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1)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汇报。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不是)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前三幅是轴对称图形,而第四幅不是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个体汇报:

生:因为前三幅图通过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而第四幅图无论怎样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

预设

师:大家能从学习过的图形中或是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吗?

生1:我们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有的京剧的脸谱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妈妈过年时剪的窗花有的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3:……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凡是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师: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学生互相交流后个体汇报。

预设

生1:推拉窗户的运动是平移。

生2:风车的运动是旋转。

生3:电梯的升降是平移,自行车车轮的运动是旋转。

生4:……

师: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

生1:物体平移的特征是沿着一条直线的方向运动。

生2:物体旋转的特征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运动。

生3:……

师小结。

2.复习图形与位置。

(1)用方位词描述相对位置。

师:在教室中用上、下、左、右、前、后说一说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

学生个体汇报。

师:同学们还能在操场上找出东、南、西、北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

师:这四个方向按顺时针的顺序应该是什么?

生:东、南、西、北。

师:按逆时针的顺序又应该是什么呢?

生:东、北、西、南。

(2)在地图上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师:除了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外,大家还认识哪些方向呢?

生: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 理解凑+法的含义。

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 (1)数数法

……此处隐藏6465个字……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旋转与角》一课。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基础上,教材从旋转纸条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为下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基础。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仅依靠观察图形推出概念的方式,改静态观察为动态描述,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独立学习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角的学习经验,头脑中也有旋转的概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生活中的观察,相信学生能很快掌握本课知识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与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知道各种角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角的动态美。

教学重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

教法学法:

我使用的是引导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使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采用的教具有钟表模型、课件、芭比娃娃;学具有活动角、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学过的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拨动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的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小夹角是什么角,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可以得到角,导入课题《旋转与角》。当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学生不认识,这时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二、 新授

1、学习平角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边旋转边说自己旋转出了什么角。继续旋转,当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

(1)提问: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得出它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

(2)这时提出质疑:它还是一个角吗?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它符合角的条件,是一个比钝角还大的角。

(3)追问:能说它是一条直线吗?

学生讨论平角与直线的区别

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角。

(4)接着说说平角的特征。

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平角,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接着老师示范,学生学习平角的画法。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周角

三、练习

1、看一看

请学生用芭芘娃娃来演示芭蕾舞蹈演员“大跳”和“旋转一周”的动作,引导学生欣赏舞蹈中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

2、说一说

说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角的普遍存在。

3、画一画

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画出学过的五种角,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进一步体会五种角的大小关系。

4、折一折

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发现折成了一个直角,再展开一下,发现:平角和直角的关系:1平角=2直角,接着再展开成原来的样子,又发现:1周角=2平角=4直角。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四、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希望他们今后能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美极了的数学知识。

最后是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点,突出重难点。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